8月25日,農歷七夕節,天下秀公司將在上海進行上市敲鐘儀式。
這家公司在借殼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市值就從40億漲到了300億。它不僅是A股“網紅第一股”,也是微博投資體系內又一家成功上市的公司。
根據剁椒娛投的統計,在過去10年間,微博在互聯網以及內容領域戰略投資的企業不少于200家。
數量龐大的產業投資已經跟BAT的操作風格很像。他們都是在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后,通過大量的戰略投資來鞏固自身生態壁壘。
微博也一樣。
隨著快手、抖音、B站的強勢崛起,整體互聯網流量也逐漸從圖文遷徙到視頻,微博面臨著嚴峻的競爭環境,下一個十年該怎么走的靈魂拷問至今沒有答案。
不少人認為,微博有被顛覆的可能。尤其是當下各家平臺都有明星引入計劃,微博的優勢正在被消解。
這時候,戰略投資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。
縱觀微博投資的200多家公司,從MCN到新媒體營銷公司,從視頻技術到電商公司,從醫療健康到人工智能,從房產家居到金融,遍布近20個領域,構成了龐大的“微博系“
微博一般選擇A輪前后的早期公司投資,這個階段的公司對微博強大的流量和資源有需求;而微博也能以極低的價格進入,并與已有的平臺內容產生協同效應。
如果說微博當下在流量以及用戶時長等方面都受到擠壓,但在生態布局上依然走在競對前面。
在微博投資標的中,營銷是微博重倉的領域之一。
從2015年提出,“廣告是互聯網行業普適性的商業模式”后,信息流、微任務、自助廣告投放后臺……微博進入了大廣告時代,相應的投資營銷機構也成為業務聯動的一部分。
在投資標的中,其中既包括像芭莎能量、微夢傳媒這樣的公關活動媒體服務商,也有像極智廣告平臺、知圖科技、麥恩思遠這樣的智能投放平臺。
這些營銷公司同微博的廣告業務產生高度協同性,天下秀就是典型案例。
這家公司由李檬2009年創立,是中國的以社交營銷為核心的新媒體商業集團之一,而新浪集團正是天下秀的實控人之一。
天下秀的兩個主要業務,一是為廣告主和新媒體賬號提供對接平臺“微任務”,收取服務費;二是為廣告主提供定制化營銷方案,并收取費用。
公司通過與微博的合作,接到了大量廣告商單。在天下秀2019年的財報中顯示,來自新媒體營銷客戶代理服務的收入占到年度營收的86%。
而此前,ST慧球在借殼風險提示中稱,報告期內,天下秀從事的新媒體營銷服務主要在新浪微博上進行投放。